緣起
在幾個月前曾上過鏡新聞直播談自行車旅遊,在與主持人陳璽鈞小姐接洽時,得知她以前曾在華視新聞雜誌做專題,因此後來我後來有主動跟她提三貂嶺隧道的事,建議她這是一個可以深入的議題,有提供一些資料,不過後來沒有更多進展。
到了七月,突然接到璽鈞小姐來訊,表示她已離開鏡新聞並任職民視異言堂節目,想發展三貂嶺這個議題。
因此除了提供我所知的更完整過程,後來也有了一次我與持續關心這自行車道工程的車友的約訪。
節目也於9/6正式播出,節目主題為【三貂嶺隧道的選擇題】:
看完報導,有關這工程種種荒謬就不重複,以下想分享我的心得:
一、多元的內容
不愧是新聞專業媒體,影片內容多元,報導也平衡,對於車友而言,終於不再一面倒的報導設計有多美、得了多少獎,而是讓大家有機會表達長久以來被壓抑的聲音。
二、廣邀受訪者
節目為了能夠更完整呈現,採訪了車友、蝙蝠專家徐昭龍先生、導覽員-董景祈先生、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黃柏森秘書長、市議員戴瑋珊小姐、現場民眾,但通行初期很喜歡在媒體強調蝙蝠是被遊客趕走的設計師吳忠勳,這次卻反常的不願受訪(製作單位在節目中有特別說明)。
不過製作單位還是盡到責任,用有設計師受訪的資料影片來平衡報導。
三、缺席的市府
有了上述這麼多受訪者,代表節目單位想完整呈現的企圖,當然這也是媒體的基本責任,但最該出面解釋為何一個自行車道工程會設計成這樣的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卻不見有任何說法(工務局長那段是在議會被質詢,因此不算),可見他們沒有人願意出來面對。
如此前後比對後,更顯得市府的心虛。
最後,要特別拜託大家多多分享這影片(可以的話也去留言)。這請託不是要幫新聞台推廣,而是因為影片有一定的瀏覽量後,日後民眾搜尋時才會被平台推薦,也才有機會平衡市府以往單向的宣傳掩飾設計不當。
由於我一個人的力量真的不夠,因此拜託大家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