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片:紅圈為我參加體育署「騎亮臺灣―票選最讚亮點自行車路線」活動所召開專家遴選座談會及綜合評選之截圖,來源:https://www.sa.gov.tw/PageContent?n=5184 |
最近三貂嶺的事聽從好友建議把層次拉高讓體制接手,因此在登山界前輩Tony發出呼籲體育署應收回「騎亮台灣─最佳亮點車道獎」獎項的影片後(相關影片請參考文末連結),也整理手上資料向教育部陳情,要求教育部責體育署收回三貂嶺自行車道「最讚亮點自行車道」之獎項,並向大眾敘明處置方式。
雖然據體育署回應表示已另函請新北檢討說明,但這次目標已不在於結果如何,而是希望大家看到過程,也就是過程比結果重要,因此決定將陳情內容及體育署回函先公布(有將2個錯字改正及去除個資等不必要資訊),至於結果如何,請容我收到新的回應後會再公開,以下就是向教育部的陳情內容以及體育署第一次回應,網友看完若有想法,可以利用FB或mail跟我聯絡:
FB https://www.facebook.com/trekkingtaiwan/
Mail eddie.chennew@gmail.com
---------------------------------
RE:來自教育部部長信箱的轉寄通知(信件編號:202409030025)
陳先生您好:
您於113年9月3日寄給教育部部長信箱電子郵件,反映「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道路設計不良遭民怨,體育署未落實預算專款專用原則,未貫徹行政管理法案有責」一事,經教育部於同年月日轉交本署處理,為您說明如下:
本署自106年起推動執行「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營造休閒運動環境計畫」,其中子計畫「營造友善自行車道計畫」(以下稱本計畫)承蒙您當時擔任小組外聘委員一職,協助本署辦理許多相關審查及會勘作業,謹致謝忱。
為推廣本計畫所補助之自行車道,也讓更多民眾更瞭解執行成果,故本署於107年底起委辦輔導團,自本計畫當時所補助47條自行車道案件中初步遴選出18條潛力案件,以進行後續輔導訪視作業,針對自行車道設置改善、營運、行銷提出相關輔導方案,並聯合地方政府辦理多樣行銷活動,期帶動自行車運動旅遊風潮。經輔導團初選18條潛力自行車道案件,並經本署進行為期1個月的全民網路票選「騎亮臺灣―票選最讚亮點自行車路線」活動,再召開專家遴選座談會及綜合評選後,選出15條最讚亮點自行車道,「新北市三貂嶺自行車道」即屬其中1條,該活動重點係為配合當時前瞻計畫執行時所辦理之活動性成果,以呈現當時補助成效,過程中也承您協助提供很多寶貴意見。
「新北市三貂嶺自行車道」屬新北市政府權管,針對您所提是否有逕自變更原計畫之用途、完工後之改名、營運採取預約時段管理、目前營運管理處理結果及後續改善作為等事項,本署已另函請該府檢討說明,並於查處後回復您,本署亦將追蹤該府回復情形。
感謝您的來信,祝您健康愉快!
教育部體育署 敬啟
-----Original Message-----
From: 教育部部長信箱 <opinion@________>
Sent: Tuesday, September 3, 2024 2:00 PM
To: 體育署 <public@___________>
Subject: [External Mail] 來自教育部部長信箱的轉寄通知(信件編號:202409030025)
敬啟者:
本部民意電子信箱收到民眾來信內容如下,因係屬貴管業務,敬請卓處逕復。謝謝!
教育部部長電子信箱 敬上
-----------陳情信件資訊--------------
來源別:教育部
轉寄信件編號:202409030025
陳情主旨為: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道路設計不良遭民怨,體育署未落實預算專款專用原則,未貫徹行政管理法案有責
陳情內容為:
陳情人
(姓名略),網路名:Eddie Chen(下稱陳情人)
曾任體育署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營造休閒運動環境計畫「營造友善自行車道」委員、現任交通部公路局「環島自行車道升級 暨多元路線整合推動計畫第二期(113 至 116 年)」審議協調小組外聘委員,著四本台灣單車旅遊書。
緣起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原名「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三貂嶺自行車道」(下稱三貂嶺自行車道),係2019年新北市政府決定以「串聯本市瑞芳、雙溪區舊有三貂嶺至牡丹鐵路隧道規畫自行車道設置計畫」向體育署申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營造友善自行車道補助近6千萬,加上自籌經費,共計約3.1億,將民間倡議多年的舊三貂嶺隧道改建為自行車道。
2020年5月22日體育署舉辦「最讚亮點自行車道」遴選,三貂嶺自行車道獲得提名,陳情人應體育署邀請擔任為專家委員之一,並對於被提名之自行車道進行評選。由於評選時三貂嶺自行車道尚未完工,因此陳情人就體育署提供的書面資料加以評分,基於信賴政府文件,加上該自行車道位處樞紐,是北台灣未來非常重要之自行車道,經評選後三貂嶺自行車道順利獲選「最讚亮點自行車道」並被公諸於媒體。
三貂嶺自行車道完工後,我與民間自行車團體於2022年7月前往實地檢視,發現這自行車道有超過兩公里是採用裸露的鋼筋作為路面,且間隙達2.4公分,由於評選時體育署並未揭露有如此影響安全之離譜大間隙,加上通行後新北市政府採用分時段預約制,以及周一公休之管理規則,完全不符常規自行車道管理方式,已造成當初評選無法客觀評分。
由於新北市政府種種作為明顯違背當初經費目的受輿論批評,即便我與民間自行車團體曾前往工務局座談簡報,提醒應改善,新北市政府仍於2022年10月逕自將「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改名「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並利用媒體宣傳蝙蝠生態,取得改名之正當性。但改名再加上刻意宣傳,讓原本應受惠之自行車使用者受不明究理民眾誤解為自私不顧生態,因此陳情人透過社群向大眾還原過程,後亦向監察院陳情(附件一),並發起發起陳抗,媒體亦大幅報導,亦有議員於市議會質詢新北市工務局(媒體報導等連結詳註解)。
事件在單車圈擴散,亦引起古道、登山界網紅Tony(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關心此事,特地拍了數支影片抨擊新北市政府,其中一支標題為:
【踢爆作弊「騎亮台灣─最佳亮點車道獎」~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質疑當初體育署舉辦「最讚亮點自行車道」遴選時,三貂嶺自行車道未完工卻可獲選,呼籲體育署應收回獎項,影片回應亦有網友質疑體育署之公正性。
說明
由於新北市政府明顯違背當初經費目的,亦未在評選時揭露與自行車道族權益及安全相關之必要資訊,才會讓網友質疑體育署之公正性,因此請貴院參考向監察院陳情內容(附件一),以及新北市政府公務局就陳情之回函(附件二),並參閱以下說明:
1. 有關設計不符無障礙設施標準
該案細部設計報告(附件三)之準則標準中載明係依照內政部頒布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設計,代表新建工程處明知有此規範。因準則標準牽涉安全,且規範只有符合與不符合,並無模糊空間。
且新建工程處來函所謂「非典型公路型自行車」名詞未見於其所謂依循之《自行車道系統規畫參考手冊》,另來函所謂「一般民眾休憩型自行車廊道」,亦未見於《自行車道系統規畫參考手冊》中任一種自行車道類型,鋪面材料也沒有依照手冊原則設計而採用鋼筋路面。
在回應陳情若可以這樣自創的自行車道類型來塘塞,那體育署於補助審查都會要求提案單位得依照運研所、內政部訂定之規畫參考手冊、規範設計有何意義?
因此根本問題不在於是否為公路型自行車來設計,而是鋼筋路面之2.4 公分間隙對各型單車、身障手搖車、公路車、平把公路車等只要胎寬較細皆有陷入之危險,且已有多起案例,更枉顧體育署在107年的初步評估報告附件(附件四)之會勘、審查意見曾多次提醒之記錄,白紙黑字不容扭曲。
2.有關晦暗照明設計:
另如向監察院陳情內容所述,隧道內路面之輝度及照度嚴重不足,又沒有具可識別的路邊標線可做為輔助,是可預見且應該透過工程設計來排除的風險;以現場實況及多數自行車騎行者皆反映有此問題,若如回函中強調照明設計係採感應式增亮可確保自行車行車安全,不會有那麼多的的反映,因此也是敷衍之詞。
3. 有關通行規則:
原名為「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取得體育署補助後,通行時卻採用分時段預約制,以及周一公休之管理規則。
一條經費目的係作為聯通兩地之自行車道,通行後採用如此影響巨大之管理規則,且是全台灣唯一採用如此管理方式,在規劃階段均未揭露,在評選時亦未揭露,甚至細部設計報告中都已明文紀載「假日為自行車專用道」,卻在回函中以生態環境保存等為由,來作為通行後改用如此高強度管制之理由,完全違背自行車道正常使用者經驗法則。
4. 有關建置目的:
回函中也未具體回應據 102 年的研究(附件五),與 107 年的初步評估報告(附件四),是建議將隧道功能定位為自行車道,並沒有建議發展為生態隧道、生態步道,卻隨意改名為生態隧道等荒謬情事,在此就不再贅述。
請求
一、收回補助
1. 新北市政府回函所述之「其鋪面設計概念為供一般民眾休憩型自行車廊道、非典型公路型自行車設計」,以及路面採用間隙達2.4公分之鋼筋,不利於身障手搖車等通行之設計,已屬逕自變更計畫內容,不符補助款應作為有助於各族群平等使用運動設施之原則。
2. 又通行後採用分時段預約制,以及周一公休之管理規則,並由「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改名「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亦即興建之運動設施未達法定耐用年限前,即變更原計畫用途。
因此請貴部要求體育署重新檢視,並依照「教育部體育署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興(整)建運動設施作業要點」之規定向新北市政府收回補助,以維經費專款專用之原則。
二、收回三貂嶺自行車道「最讚亮點自行車道」獎項
體育署舉辦「最讚亮點自行車道」遴選,三貂嶺自行車道未完工即獲得提名並獲選已是特例,如今因新北政府不符經費目的作為已受各界議論,網友亦質疑體育署之公正性,對於當時受邀參評選的之委員並不公平,為求維護個人名譽,請貴院責體育署收回三貂嶺自行車道「最讚亮點自行車道」之獎項,並向大眾敘明處置方式。
【附件】
附件一、二請參考附加檔。附件三、四、五因檔案較大,請由網路硬碟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
【註】
媒體報導、KOL報導、投書文章連結
1. 網路新聞:
《自由時報》
自由車》200位車友快閃抗議: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4662359
《聯合報》
自行車/200車友三貂嶺快閃 籲重視車道設計不當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7005/7942432?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7-news
《麗台運動》
單車》200位車友齊聚三貂嶺快閃 高呼「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https://www.ltsports.com.tw/article/169889
《三立》
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200車友猴硐遊客中心快閃抗議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63570
《TSNA》
自行車》200車友齊聚三貂嶺 宣傳安全美好境
https://tsna.com/article/88261
《Line Today》
單車》200位車友齊聚三貂嶺快閃 高呼「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8nPnV1V
《奇摩體育》
單車》200位車友齊聚三貂嶺快閃 高呼「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樂新聞》
200位車友齊聚三貂嶺快閃 高呼「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https://wellnews.media/archives/11295
《智林》
自行車》200位車友聚集猴硐 高呼「還我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https://oursport.tv/news/efa90c
《東森》
新北自行車道設計不良造成民眾困擾 車友發起快閃提訴求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2732686#ixzz8ZOhkPPZ2
《民視》
最美山城鐵道?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設計惹議 他稱:台灣最奇葩自行車道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4805W0230
2.電視新聞
《三立新聞台》
新北自行車道"鋼筋鋪設"! 鋼筋縫隙"約10元寬" 車輪寬小於2.4cm易陷入 工務局:不鼓勵暢快騎乘行為
https://www.facebook.com/setnews/videos/25769608095963530
3.新北市戴瑋姍議員議會質詢新聞
轟三貂嶺自行車道安全問題大 戴瑋姍要求工務局提檢討報告
https://news.pchome.com.tw/living/innews/20240510/index-71532956825847284009.html
4.古道、登山界網紅Tony評論影片(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台灣 「最奇葩」的自行車道~「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ie-tZCbM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爭議何時了?我的改善建議 (不用多花一毛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1mTFpzGbU
直球對決!「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爭議,60秒就是非分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7L7Kc4BDk
踢爆作弊「騎亮台灣─最佳亮點車道獎」~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pvyNPWf8s
5.台灣用騎的最美(陳情人主持之頻道):
以三種方式完整體驗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及我們的看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hVB5zgzCw
一條令人無法自拔的自行車道,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_我們向有關單位申訴全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XtT_0HcD4
《評論》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通行之安全性檢討報告》,推諉卸責毫無誠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s5e4MJtK8
6.網友投書媒體
國際大獎光環背後,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與「生態隧道」的難題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4482
退休資深記者發表於個人臉書之調查https://www.facebook.com/vincent.hsieh.3975/posts/pfbid0c7F6rCKnNFeoqH3uEsKWUyy45L3FecwfJZFg2wRkL63keXqYwhbwnraGrJVPxiCG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