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宣傳與反宣傳」標籤的文章

公共工程得獎是榮耀還是包裝?以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為例

截圖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jdVU79aZU 比較關心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的朋友,對於它獲得許多國際獎項應該不陌生,因為它獲得相當多報導,現場導覽也必定會被提起,若您還是沒印象,可以先看看官方(市府)的這篇新聞稿: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4度揚名國際 贏得2023「魁北克設計大獎」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e8ca970cde5c00e1&dataserno=c083a8837f503156e939d71394937d5d 最近有朋友傳來一個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設計師吳忠勳先生的訪談,我覺得有可以提供大家參考的訊息,因這訪談可讓我們了解市府出資去得那麼多獎原來是為了包裝,以及吳先生對於外界批評的看法。 訪談連結如下: 《ArchipapaX人物專訪》 —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吳忠勳 — EP022 | 設計師商業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jdVU79aZU 以下節錄訪談中兩個與這篇文有關的重點(這兩段的詳細逐字稿放在此篇文的最後,不想看影片的話,建議您可以先拉到最後閱讀逐字稿): ----------------- 設計師: (前略) 我只是必須要協助業主做這個案子的論述 讓更多人接受 所以業主另外出資請我們去包裝 去國外、去得獎 (後略)

Tony與Eddie「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相關影片彙整與影響分析

猴硐站巧遇古道步道達人Tony 6/29由於好友在猴硐礦工文史館熄燈會當志工,他之前也分享許多相關訊息,建議我們抽空前往共襄盛舉,因此特地和Toby前往參加這個熄燈會。因熄燈會是下午,我們計畫一早先去爬說了很久但一直都沒去的小粗坑古道,因此一早就搭火車來到瑞芳,然後騎YouBike到猴硐 (因搭的是區快,沒停猴硐站,所以在瑞芳下車騎過去),還車後Toby到猴硐站二樓裝水,裝好下來對在站外等的我說: 「你猜我在上面遇到誰?」 「我看到Tony跟他太太在上面喔,他們好像要去搭火車。」Toby說。